网上有关“有关五星红旗的故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有关五星红旗的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949年7月,32岁的曾联松在上海设计“五星红旗”的国旗图案,在征集到的三千余幅国旗设计图案中,他所设计的图案最初未受重视,经过田汉的极力推荐和几轮评选后,“五星红旗”图案才最终获得肯定。
1949年9月27日,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了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1950年9月27日,设计者曾联松被正式告知自己是国旗设计者。
1950年11月1日,曾联松收到一封标有“1137号文件”的公函,作为曾联松是国旗设计者的书面证明。
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渣滓洞越狱时高举红旗的女同志是
严醉带特遣队从美国回来了,渣滓洞女监中,听说新中国成立的喜讯,江姐和战友们绣红旗喜迎解放。
原文如下:
……
当红旗在大家眼前出现时,几只拿着针线的手,团团围了上来。
“五星红旗!五颗星绣在哪里?”
“一颗红星绣在中央,光芒四射,象征着党。四颗小星摆在四方,祖国大地,一片光明,一齐解放!”
“对,就这么绣。”
尽管她们并不知道五星红旗的图案,但她们却通过炽热的心,把自己无穷的向往付与祖国。不知是谁抢先绣上了第一针,接着,许多灵巧的手,飞快地刺绣起来。热血沸腾着,把坚贞的爱,把欢乐的激情,全寄托在针线上,你一针,我一线,一针一线织绣出闪亮的金星。
出处:出自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
扩展资料:
歌曲信息
《绣红旗》是一首歌曲,阎肃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等谱曲。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空政歌剧团创作的歌剧作品《江姐》,收录在专辑《江姐》中,被大家广为传唱。
歌词
线儿长针儿密
含着热泪绣红旗绣呀绣红旗
热泪随着针线走
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
多少年多少代
今天终于盼到你 盼到你
千分情万分爱
化作金星绣红旗绣呀绣红旗
平日刀丛不眨眼
今日里心跳分外急
一针针一线线
绣出一片新天地 新天地
百度百科-绣红旗
红岩中的绣红旗,表现了革命烈士怎样的期待?
江姐。1949年10月,被关押在渣滓洞监狱的江姐和难友们得知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她们难抑激动,围在一起,在一床红被面上用粉笔绘出了一面五星红旗,江姐高举红旗高喊,同志们,我们要打着这面红旗冲出牢门去。
红岩中的绣红旗,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的经典之作。在人们印象中,绣红旗的是江姐她们,事实上却另有其人。据史料记载,1949年10月7日,五星红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7天后,白公馆的难友们听到了这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
据从白公馆脱险的毛晓初回忆,他当时与罗广斌一起,被关在平二室。在经过好一阵的激动、欢呼、拥抱之后,罗广斌忽然提出,应该做一面五星红旗,说他们要打着这面红旗冲出牢门去!但他们既没有剪刀,也没有针线。怎么办呢?罗广斌想出一个办法,他用一把铁片磨成“小刻刀”,然后将**的草纸刻成五颗五角星。没有糨糊,就用剩饭粒把星星粘到了红绸被面上。
这面红旗的原件早已遗失,现在展出的红旗是按照《红岩》小说中的描述复制的。或许这是共和国土地上唯一一面不像五星红旗的“五星红旗”。除了这面五星红旗,关在渣滓洞和白公馆里的革命者还准备了好些建议,希望出狱后,还能为建设新中国出把力。然而此时,濒临灭亡的敌人狗急跳墙,正要实施最后的疯狂。零星的屠杀已经开始。
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分,1949年11月27日,关押在白公馆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黄显声早起将桌上的台历又撕去一页。他没有想到,这本日历就此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但罗广斌等人绣红旗的这一段,后来被写进了《红岩》一书中,并很快在神州大地上传播开来。
好了,基于以上描述,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红岩中的绣红旗,表现了革命烈士怎样的期待?这表现了江姐等人乐观的革命精神,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坚贞不渝、顽强不屈、守口如瓶的高尚气节和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心!更彰显了我华夏龙族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英雄气概。
关于“有关五星红旗的故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书白]投稿,不代表海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njsjm.com/hainin/1454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海宁号的签约作者“书白”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有关五星红旗的故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有关五星红旗的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949年7月...
文章不错《有关五星红旗的故事》内容很有帮助